總網頁瀏覽量
2012/05/07
2012-05-03(四)_客廳的植栽
一般的室內植物最主要應該考量植物的耐蔭性,一些多肉植物如蘆薈、仙人掌類、石蓮、長壽花、松葉景天、等植物特別適合放在醫院室內來吸收酒精等氣味; 觀葉植物如天南星科、棕梠科、或蕨類等; 觀花植物如蘭花、非洲堇、苦苣苔科植物(金魚花、口紅花、大岩桐等),天南星科植物(火鶴花、蓬萊蕉等),,及灌木類如觀賞鳳梨、虎尾蘭、龍舌蘭等也都是常用的植物。
適應範圍為25~75燭光:
可以適應此光度的植物包括粗肋草、山蘇花、袖珍椰子、竹蕉、龍血樹、黃金葛、蔓綠絨、虎尾蘭、白鶴芋等。
適應範圍為75~150燭光:
可以適應此光度的植物包括鐵線蕨屬、珊瑚鳳梨屬、武竹、鐵十字秋海棠、鴨腳木、竹芋、吊蘭、黃椰子、朱蕉、黛粉葉、孔雀木、印度橡膠樹,琴葉榕、白網紋草、常春藤、毬蘭、葛鬱金、波士頓腎蕨、圓葉椒草、冷水花、鹿角蕨、鳳尾蕨、螃蟹蘭、合果芋、吊竹草等,這類植物經常也能適應高光度。
適應範圍為150~1000燭光:
可以適應此光度的植物包括口紅花、單藥花、變葉木、尤加王蘭;全日照則通常需要4000燭光以上。
許多植物即使在適應的光度範圍下卻生長不好,主要是光條件並非唯一選項,因為室內冷氣的開關及通風條件等因素並不等同於戶外的真實狀況,會使的植物適應不良而生長退化,因此最好的方法應該將室內植物定期移到戶外享受真實陽光及通風,可以增加存活率。
室內植栽設計選擇不同的植栽高度也可以創造不同的功能,腳踝高度可以讓空間變大;高度及膝具有引導效果;高度及腰具有引導或阻隔效果;高度及胸具阻隔效果;高度及眼則具有遮蔽效果。
至於植物放在不同地點也有不同的設計原則應該把握。
正門:
應該力求簡單大方。
客廳:
不應該阻撓動線且力求樸素美觀。
走廊:
主要不妨礙走路,打掃方便最重要,且走廊經常光線不足。
浴室:
得注意濕氣及熱氣。
樓梯:則至少有135cm寬較適宜放置。
廚房餐廳:
變化較具彈性,最好有窗戶來置放小型開花植物讓廚房使用者心情較好;至於放在起居室由於較私密所以要力求乾淨,因此可利用漂亮盆器(Modelling pot)來搭配。
在台灣自家有庭院的機率不如歐美,但是利用陽台綠化的機會反成為一種特色。自家陽台綠化設計時仍是以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為最高考量,因此首先要了解陽台的方位。由於台灣位於北半球所以南向的陽台陽光最充足,所謂充足的陽光指的是一天至少有六小時的光照,因此可以種植的植物包括九重葛、馬櫻丹、矮牽牛、雪茄花、皇帝菊、軟枝黃蟬、金桔、野牡丹。北向的陽台沒有足夠的光線需用耐蔭植物,因此可以種植的植物包括白鶴 芋、蔓綠絨、合果芋、鐵線蕨、山蘇、醡醬草、非洲堇、黃金葛等。東西向陽台約有4小時的陽光,則折衷選擇植物,東向陽台可種植非洲鳳仙花、彩葉草、常春藤、圓葉洋莧、夏堇、大岩桐、銀葉菊、紫扇花等。西向陽台可種植馬齒牡丹、武竹、變葉木、石蓮花、彩雲閣、大金雞菊、松葉牡丹、千日紅等。
在人工地盤上當作種植地之時,必須考慮填土量與載重的問題,最好不要做固定式的花壇,除非房子早已設計有陽台的花壇,而且在較高的公寓或大樓陽台特別要注意強風引起的乾旱及葉片的刮傷問題,不建議種植草坪,因為草坪需要全日照不適合在陽台做草坪地被,反倒可以鋪上木板平台感覺與室內相延伸。如果風太大則要避開較大型植物,有時陽台空間不大時可以用吊盆植物來爭取空間,也比較能獲取陽光,一般常見的戶外懸垂開花植物包括羽扇豆、吊鐘花、蔓性夏堇、矮牽牛、金毛菊、口紅花、松葉景天、及紅毛莧等。也可利用合植盆器作一主景,取代雜亂的擺設,並活用可攀爬、垂掛植物的格子牆、格子架。若樓層很高,花盆、花箱盡量放於陽台內側,方便管理又可避免墜落。總而言之,記得適地適種的道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